扶余市更新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孤寡人温暖的家
记:12月29日本网记者走进扶余市更新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,季洪文院长向记者介绍了社会福利服务中心,在更新乡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,把乡办的敬老院改变成社会福利服务中心,在乡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约15万元,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装修了孤寡人居住的寝室,装修了食堂、餐厅、洗浴间,增添了消毒柜和热水器等设备,改善了孤寡人居住条件,提高了孤寡人生活水平。会计引导记者参观了孤寡人的寝室、食堂、餐厅、洗浴间和仓库里更新乡各村志愿者为孤寡人娟送的食品和衣物。
美好的环境使孤寡人心里亮堂
更新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前身是更新乡敬老院,开始建在更新乡境内圈河里,土平房非常简陋,孤寡老人生活标准也非常低。
现在更新乡的敬老院,迁在更新乡所在地粮库西侧,更名为扶余市更新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。砖瓦结构的房屋,经过装修改善了孤寡人活动空间,改善了居住条件,室内休息有座椅有电视,院内红砖铺地有凉亭,大厅走廊宽敞明亮,孤寡人的寝室干净卫生、热热乎乎。食堂烧饭做菜电气化,餐厅餐桌摆放整齐,给人的感觉是看见顺眼,心里亮堂。
耐心的服务使孤寡人得到家庭般的温暖
更新乡敬老院现有孤寡人二十八名,工作人员五名,院长、会计承担孤寡人管理和生活安排等工作。服务员一名,承担打扫卫生,整理床铺,缝补洗涤孤寡人衣服,危重病人的护理。厨房师傅每天按规定按时做好适应孤寡人可口的三餐饭菜。锅炉工起早贪黑守护在锅炉旁,保证孤寡人寝室温度。
这些人月工资最多的750元,工资虽然不高,肩负的责任重大,他们无怨无悔地为孤寡人服务,替党和政府为孤寡人承担了服侍义务。
季洪文院长在扶余市民政局规定孤寡人每人每年生活标准3250元的基础上,组织福利院人员自种蔬菜自养猪,保证每天三顿饭菜里都有猪肉,节假日改善生活让孤寡人能吃上鸡、鱼,平时白菜、土豆、酸菜、大豆腐、干豆腐、青椒、豆角、元葱等,随时更换菜样改变口味。
每逢节假日给孤寡人分水果、糖块,瓜果成熟时孤寡人随时都能吃到西瓜、香瓜等。
知道生日的孤寡人过生日时,食堂给煮鸡蛋,每顿饭多加一个菜,让孤寡人吃上生日饭菜,让孤寡人得到亲人般的温暖。
更新乡党委和政府为福利中心孤寡人,装修了洗浴间,增添了洗浴设备和消毒餐具及热水器,孤寡人随时都能喝上开水,按时洗浴、理发,使孤寡人身体不脏、无味,干净卫生。
孤寡人衣服脏了服务员洗,开线了服务员缝,有病了工作人员给找医生,买
药。
孤寡人和智力缺欠的人,没有文化素质,不听劝,好骂人、好打仗,有孤独感,是她们独特的性格。院长、会计、服务员反复耐心说劝,有时忍受辱骂也要劝好发脾气的孤寡人。
更新乡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的举措行动和服务态度,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,体现了家庭般的温暖。
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使孤寡人心里安稳
更新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发展和变化,孤寡人居住条件的改善,生活标准的提高,得到了政府的关怀,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。更新乡社会各界人士,在乡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,全乡各村分别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,捐赠款物,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购买办公、厨房、取暖等设备,新红村、丛林村、郑家村做出了榜样带了头。
在各级领导的带动下,丛林村林武通、赵登仁,新红村刘文贵、王景库,南平村单淑范等全乡各界人士和志愿者,纷纷为福利中心孤寡人捐款,捐衣物,送食品、送水果。
退休党支部书记杨海,老九药店七十多岁的老大娘也加入志愿者行列,纷纷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孤寡人捐赠款物。
扶余市民政局领导每逢春节都到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来看望、慰问孤寡人,检查福利院工作,征求孤寡人意见。
更新乡党委和政府每年都组织各村秧歌队到社会福利中心汇演,为孤寡人补充了文化食粮,增加了业余乐趣。乡民政干部张信海经常到社会福利中心,帮助院长研究管理方案,制定服务措施,维护各项秩序,使孤寡人饮食有规律,作息有时间,活动有制度有人监管。
12月28日,在林武通、刘文贵、单淑范的带动下全乡各界志愿者,为孤寡人捐送来了包好的冻饺子、蒸熟的包子,大麻花,粘糕、豆包等,还给孤寡人每人捐了100元零花钱。
整个社会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孤寡人送去了党的关怀,领导的关心,社会的关爱,使孤寡人有了亲人般的照顾,有了家庭般的温暖,心情安稳,没有后顾之忧。
中国新农村网、时代先锋杂志社:王亚彬报导
灵魂化解冤亲债主 紫晴前世今生因果谘询网 https://www.richdady.cn/book/item-77.html